异地住院回本地报销需要什么材料?

小编整理1、个人医疗保险就诊证。2、出具二甲以上医院批准件(转诊转院单)。3、由就诊医院盖章的住院**、费用汇总清单以及出院小结。4、本人或代理人身份证以及报销人员有效银行卡或存折的原件及复印件。

一、异地住院回本地报销需要什么材料

1.参保人员带有效报销材料(身份证或户口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卡(合作医疗卡)及复印件、相关银行卡(存折)单及复印件、出院小结、票据、费用总清单。医院要提供证明该医院是否是当地的社保定点医疗单位。

2.报销材料交送市城乡居民医保经办机构报销。 市城乡居民医保经办机构完成报销手续后,将报销款直接打入相关银行账户内。

3.在外地医疗机构住院的,住院报销起付费1000元,医保基金支付可报金额的60%,个人自负可报金额的40%(具体报销比例各地有所差异,并且每年都可能调整)。

二、异地医保报销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①异地就医者需要先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异地安置审批地点为:参保单位或者街道社保所在的区县医保中心。申领到相关审批单后,填写好相关内容。带着相关单据到异地医院医保部门盖章。然后把相关审批单返回到申请地经办机构进行批准。

②异地审批的期限

通常是一年,具体也就是当事人从**日起开始到第二年的当天。一年之内是不可以变更的。若审批期限已经到期,仍在异地的当事人就需要在去相关部门进行重新审批。

③异地就医者必不可少的也要遇到异地报销的事情

相关人员需要到就医的门诊、医院开具相关费用的收据、清单、处方底方、明细、医保手册、病例诊断证明,越详细越好。

④当事人在异地的定点医院发生的医疗费

将相关报销单据邮寄回原来的所在城市进行报销,也可以让家人在原来的所在城市帮助报销。报销的标准等问题就会还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定,相关款项可由家人代领,也可自行设立相关账户领取。

根据上面的介绍,异地住院回本地报销需要什么的问题都明朗了,所以在医院产生各种费用的收据、清单、处方底方、明细、医保手册、病例诊断证明等,都要在出院前**完毕,之后回到本地后这些材料就是有力的支撑,还有由于审批时间太长,所以要耐心等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