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卓事件是怎么回事?仝卓自曝性向音频
6月19日,仝卓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新动态又引发了热议,他晒出作家余华的《活着》,并配文:“读完这本书,感悟很多。”像是在表露自己当下的经历,和未来的人生态度,一经发出立马又引发网友们的热议。
其实早在昨天,仝卓“高考舞弊”事件最后的结局就出来了,这次处理的是延安市为仝卓办理虚假转学手续的6人,加上此前临汾市处理的15人,一共牵扯出21人。
本次事件,从5月28日仝卓自曝开始,到6月18日止,前后跨时24天,最后延安、临汾两市21人落网,该处罚的处罚,该解职的解职。
真可谓是:拔出一个萝卜,带出一堆烂泥。虽然结果难看了一点,但也确实大快人心。正义得到了伸张,全国人民都拍手叫好。
仝卓凭借父母的社会关系,把往届生伪造成应届生身份高考舞弊在先,其后又在社交平台高调炫富炫特权,传授经验。这本是一件见不得光的事,却被他当做“资本”卖弄,最后不仅自己前途尽毁,还殃及池鱼。
仝卓的结局,完全是他咎由自取,这不是典型的“作”吗,用网友的话评价:真是个憨憨啊。
纵观仝卓事件整个过程,他的“身败名裂”,主要是因为他犯了3大忌讳:
忌讳一:人不作死,就不会死仝卓事件真的是应验了“人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名言,所谓“十年磨一剑,一朝试英雄”,高考可以说国家选拔人才最公平的一种方式,也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第一个跳板,是国家高度认可和重视的一场人才选拔赛,它的权威容不得任何挑战。
而你仝卓,早年暗地违反法律,把往届生身份改为应届生身份来参加高考,这已经挑战了教育公平的权威,可你不仅不夹着尾巴做人,居然还敢在毕业多年后大肆宣扬和分享经验,你这不是找S吗,用中国青年网的评价来说就是太蠢了,并且是一蠢再蠢。
你以为时隔多年,不会再为此付出代价,岂不知国家对触犯“教育公平”事件的态度,是绝对不手软和不放过。
只能说,你的侥幸葬送了你,你的无知葬送了你,你的“作”葬送了你。
人不作死,就不会死。这是仝卓犯的第一个忌讳。
忌讳二:骄兵必败,欺敌必亡仝卓在直播中自曝高考作弊事件过后,部分网友就开始讨伐他“钻空子”,于是他又直播了一场,并调侃式的回应说:他当时复读的压力超级大,应届生是他当时给自己的心理暗示。
言下之意是他并没有把往届生的身份改为应届生,只是心理暗示自己是应届生。
并且说的过程中,装出一副楚楚可怜和满腹委屈的样子,还说当明星太难了言论不自由等等,最后他自己也装不下去了,直接笑了场。
他本以为这次回应能平息网友们的质疑,没想到的是,不仅没能平息,反而把事情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这次的回应过程中,仝卓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一是太过于自傲,本来这场直播应该是回应或者说道歉,可他全程调侃和演戏,语气中满是优越感,看不出一丝愧疚和歉意。
二是,把网友们当傻子,前面已经说了自己“通过多种手段”成了应届生,现在又说是心理暗示,这种开脱方式不可谓不低级。
骄兵必败,欺敌必亡。这是仝卓犯的第二个忌讳。
忌讳三: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仝卓翻盘的直接原因,就是他的两次失言。
第一次是,自曝高考作弊,把它当作特权和资本来卖弄。
第二次是,调侃似的回应,把网友们当作傻子来哄骗。
两次失言,直接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最后不仅自己前途尽毁,还连累了父母,及其他相关人员。
正如网友们说的“坑爹坑到家了,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像仝卓一样祸从口出的并不是个例。
前有翟天临不知知网,后被查出学术造假,博士学位被撤,人设崩塌,前途暗淡。
后有许可馨高调炫富:能走到今天,一靠爸妈的钱和人脉,二靠苏州的平台和资源。最后落得全民讨伐,人人喊打。
这些都是一句话毁掉人生的典型案例,2010年春晚郭冬临演了个小品《一句话的事》,里面说: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能坏事。我想他们当年大概都没看过吧。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这是仝卓犯的第三个忌讳。
结语:仝卓的事件再次给了我们警示,这个世界有些事是做不得的,有些事是说不得的,一些红线和底线只要你触及了,就有被扒出来的一天,而一旦被扒出来,不论时隔多久,不论背后是谁,都不会轻易被放过,都将受到应有的惩罚,法治社会我们要记住三句话:
一是,千万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二是,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三是,抬头向上看,老天放过谁。